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一行莅临规划院,就“十五五”规划系列合作进行研讨
来源:本站 2025-04-18 10:41:37

2025年4月16日,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卢春宁,总经理助理、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金闯及科技质量中心、安全环保部、办公室有关领导来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与党委书记、院长肖邦国,院长助理、经济处处长赵峰,院长助理、环保中心主任刘涛及事业发展处、金属材料处、能源处、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标准与认证中心专业人员,共同就柳钢集团“十五五”规划系列合作进行座谈交流。


李斌董事长介绍了柳钢集团目前生产经营情况和重点项目进展。他指出,近年来柳钢集团坚持创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和“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加快推动产品结构转型、产线提档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深挖工艺降本增效潜力,围绕铁钢平衡和钢轧平衡持续推进生产大协同工作;并聚焦绿色低碳领域,深入践行超低排放改造,加大节能降碳技术应用,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着力塑造低碳竞争力。李斌董事长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和“十五五”规划对于柳钢集团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希望冶金规划院继续助力柳钢集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战略和战术上系统谋划具有自身特色的“十五五”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肖邦国院长对李斌董事长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基于产业政策要求、行业发展形势、市场供需变化和全国碳市场进展,系统分析了当前及“十五五”时期钢铁企业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推动转型的重点任务。他指出,在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实施阶段,钢铁企业应按照碳市场政策有关要求和时间进度,统筹做好应对工作,制定最优履约策略;要将加强参与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依托碳排放管控平台解决核心难点,夯实数据质量基础,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同时,钢铁企业还应通过精准定位提炼核心产品,在专业化基础上实现规模化,在规模化基础上实现低成本化,打造差异化竞争力。肖邦国院长感谢柳钢集团多年来给予冶金规划院的信任与支持,并表示冶金规划院将竭力为柳钢集团“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做好全方位专业服务。


交流期间,冶金规划院专家团队分别从“十五五”发展、碳市场应对、环保超低排放、极致能效提升、产品定位、品牌建设等方面,针对柳钢集团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建议。与会双方聚焦柳钢集团“十五五”规划的总体思路、路径措施及合作事宜深入研讨,并就下一步工作对接进行安排部署。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经济处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经济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战略、经济、管理、金融、产业发展等,同时承接院里资产评估中心、战略运营咨询中心两个中心的主要工作,承接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工作,承办中国钢铁年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场和一年一度的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


经济处长期从事钢铁行业的经济、战略运营、金融三大专业领域相关研究与咨询服务,以宏观经济研究、技术经济分析、价格预测、成本体系优化、企业卓越运营、集团总体战略、企业联合重组、构建集团管控、组织机构优化、多元产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精益运营诊断、风险分析和评估、资产评估、资本运作、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期货研究及期货服务、合资公司组建方案、企业并购财务评估等方向的课题为支撑。


随着行业转型和企业需求变化,经济处积极践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一体两翼大平台”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院平台优势,依托多年积累的丰富咨询经验、行业影响力和最全专业的团队优势,现已形成战略运营咨询、资产重组与评估、卓越运营、金融咨询和多元规划等几大专项咨询板块。


资产重组与评估方面:结合专业优势,多种渠道积极推动联合重组、资产评估等专项咨询业务。先后完成了鞍钢重组联众、海鑫破产重组、东北特钢重组、文水海威重组、邯钢能嘉重组和锡兴特钢设备资产处置估值报告,天津天工、日钢重组五矿营口等企业全流程专业工艺技术资产评估,以及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诸多技术尽调和相关财务咨询项目。可在此轮行业联合重组中,为钢铁企业之间及钢铁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纽带。


战略运营方面:专注于集团组织管理体系设计,组织结构调整,制度业务流程优化,岗位管理体系建设,薪酬绩效体系建设,供应链战略设计、营销战略设计,运营管理提升、精益生产、全面预算管理设计,风险管理体系及内控体系设计等研究。先后牵头完成了中国宝武“十四五”规划、山钢股份发展战略实施方案、柳钢“十四五”规划、水钢“十四五”战略规划、山西绿建和深加工产业园规划、广西柳钢集团管理提升咨询项目、马钢集团人力资源专项咨询、马钢高效物流战略调整及系统优化方案、潍坊特钢定岗定编管理咨询等项目,为钢铁企业管理提升、流程优化、提质增效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


金融业务咨询方面:为钢铁企业提供企业上市、债券发行、投融资、期货等业务咨询,协助钢铁企业开展金融产业发展规划、黑色产业链期货交易及套期保值、企业债券发行等业务。先后完成了钢材期货品种研究、铁矿石金融衍生品市场动态研究、包钢集团“十三五”金融产业发展规划、东北特钢集团资本运作方案、陕钢集团资本运作专项规划等项目,为企业提供金融咨询服务。


组建合资公司咨询方面:为钢铁企业及相关合作方组建合资公司提供商业计划书,包括合资公司产品市场分析、公司战略定位、组建方案、运行机制、业务管理模式、经济效益等。先后完成了河钢中建钢构有限公司组建可行性研究报告、荣程集团众和能源“新三板”项目、中信金属技术中心组建可研、广物增资中南钢铁可研、一重重装智能公司组建可研等项目,为钢铁企业战略合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钢铁企业多元产业规划咨询方面:为钢铁企业构建多元产业发展战略体系,帮助钢铁企业优化多元产业管理模式,确立业务发展重点和方向。先后完成了河钢唐钢非钢产业发展规划、涟钢非钢产业发展规划、宣钢非钢产业发展规划、安钢多元产业规划等,助推钢铁企业提升多元产业综合竞争力,塑造竞争新优势。


卓越运营咨询方面: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钢铁企业面临下游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亟待再度提升等迫切问题,针对钢铁企业运营改善能力及活力不强、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或“值钱”指标提升不明显等问题,帮助钢铁企业实现持续高效的业绩提升,构建重点项目推进运营体系。


业务联系方式


联系人:院长助理 赵峰


联系方式:18600733567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健全完善钢铁行业低碳转型顶层设计,搭建促进行业低碳发展完整产业链,主要成果及业务方向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C+4E 低碳发展理论体系及方法学


不断夯实钢铁低碳发展方法学,率先构建了以“提高碳生产率(Carbon Productivity)为核心,实现节约能源(Energy Saving),提高经济效益(Economic Efficiency),环境协同治理(Environment Synergy),构建钢铁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 Chain)”为核心思想的钢铁C+4E低碳发展理论体系及方法学,为钢铁行业开展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提供坚实理论依据和科学操作指南。


(二)强化规划降碳引领


在“双碳”目标下,充分发挥规划降碳引领作用,以C+4E 低碳发展方法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完善技术工具手段,为160余家钢铁企业开展碳达峰及降碳规划,构建“5+1”降碳路径模式,通过推动绿色布局、节能与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以及体制机制完善等,有效支撑钢铁行业推进碳达峰及降碳工作。


(三)提升应对碳市场能力


长期支撑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开展碳市场相关工作,全流程参与碳市场政策及规则制定,在钢铁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案制定和更新、全国碳市场运行测试、监测、报告和核查相关体系研究、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基础。协助国内数十家企业开展“碳管家”咨询服务,实现从报送、核查、履约等全过程闭环管理提升,为钢铁企业应对碳市场和低碳发展做好全方位服务。


(四)建设碳排放管控平台


将数字化、低碳化相结合,研究建立基于应对碳市场的智能碳排放管控平台,实现碳排放在线管理,助力企业智能化精准化降碳。实现碳素流可视可管可控可信以及生产全过程的碳排放监测、统计、对标分析,以碳效率为核心优化生产工艺及管理,实现碳排放目标管控、碳配额预警管控、碳资产管理及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等多重目标。已协助多家钢铁企业开展碳排放管控平台建设,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


(五)构建钢铁绿色金融支撑体系


协助钢铁企业盘查碳资源、开发碳资产、形成碳资本;辅助钢铁企业做好碳账户管理、提供碳资产保值增值渠道和建议;支撑企业做好碳配额及自愿减排量配置规划方案,主动降低碳市场履约成本。


(六)搭建技术创新支撑平台


承担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联合秘书处工作,持续协助组织开展原材料工业领域20大低碳技术评选工作,并与多家国际、国内技术服务商开展合作,以实际行动有效激发各相关利益方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七)低碳领域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基于对钢铁低碳转型的长期研究积淀及深刻理解,组织专家队伍为上百家企业开展低碳转型路径、应对碳市场、碳资产管理等相关培训工作,持续提升行业和企业低碳转型理念意识及能力水平。


(八)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跟踪研究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热焦难”问题,为钢铁行业应对国际挑战做好分析应对,持续促进钢铁行业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提升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结合国内外低碳发展政策要求,开展CBAM、低碳排放钢等国际规则的深入研究,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金属材料处


(金属材料市场研究中心、生命周期评价中心)


金属材料处(前身为轧钢处)是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核心业务部门之一,聚焦于钢铁与有色轧制加工与成型工艺及产品领域。为充分发挥好我院“全金属产业链”智库研究与赋能作用,更加契合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金属材料处创新构建以产品为载体、以服务为灵魂、以技术装备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标准化为引领、以市场营销为方向、以品种结构优化为手段、以质量管理为保障的"八位一体"产品高质量发展思路,业务范畴延伸拓展至冶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钢铁-有色一体化发展、冶金企业产品定位(市场分析)、品种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工艺装备优化、营销服务、质量管理、科技创新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等专项规划,助力冶金行业与企业走好提质升级发展之路。


一、市场需求预测和产品政策研究


先后参与了国家发改委钢铁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钢铁部分)、新材料发展现状及行动方案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十二五”规划研究(含品种结构调整、市场预测)、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钢铁工业钢材品种结构优化政策研究、我国和全球钢材需求预测、钢铁和有色产业耦合发展等基础研究工作。


二、产品定位、品种结构优化及产线提质增效专项咨询


为宝钢、鞍钢、武钢、沙钢、马钢、中信特钢、包钢、新兴铸管、华菱湘钢、华菱涟钢、石横特钢、瓦卢瑞克、波音公司等近百家企业提供产品定位或品种结构优化服务,为企业制定科学的产品定位、品种优化调整方案和金属材料板带材生产线提质增效方案。


三、金属材料产业发展、产品深加工以及产业园区规划咨询


为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辽宁省、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日照市、新余市、鞍山市等政府部门制定冶金产业发展规划,为南宁市、贺州市、崇左市、攀枝花市、通辽市、河津市、永济市等地区围绕铝、铜、稀土、钒、钛等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专项发展规划;为敬业集团、昆钢集团、莱钢集团、泰山钢铁等企业提供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咨询服务。


四、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咨询


支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部委、协会参与多项政策制定与研究工作,完成辽宁省钢铁行业碳足迹研究分析。先后为首钢、太钢、沙钢、敬业集团等百余家企业开展典型产品碳足迹核算服务或低碳钢材等金属材料产品设计,支撑攀钢集团、本钢集团、建龙集团、中天钢铁集团、晋南钢铁等企业产品EPD发布。为国内外下游用钢低碳需求提供碳足迹核算支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此外,助力冶金企业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原材料供应商碳足迹数据库,为汽车、建筑等下游用户原材料低碳供应链建设等相关技术支持。


业务联系方式


金属材料处(金属材料市场研究中心、生命周期评价中心):陈程


联系电话:010-65246393,13810174029


电子邮箱:chencheng@mpi1972.com


客服电话: 4001109771
投诉邮箱: service@mcoc.com.cn
联系地址: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西外环
咨询时间: 周一到周五 9:00-17:00
联系客服

客服电话

联系客服

投诉电话

微信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