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加快绿色转型步伐——“让老矿山换个新活法”
来源:本站 2025-08-15 09:40:07

日前,一场细雨笼罩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沿着蜿蜒山路前行,路边的青苔带着湿润的绿意。三座银白色的充填站在雨雾中若隐若现,矗立在矿坑边缘,勾勒出工业与自然交融的独特轮廓。


站在68米的高台上望去,整个矿坑尽收眼底。108年前,这里还是海拔280米的山峰,直到去年开采结束时,坑底已深达426米,成为亚洲最深露天铁矿。大孤山铁矿是一座百年老矿,新中国第一车铁矿石从这里运出、第一炉钢水从这里“炼”就,累计输出铁矿石3亿余吨、剥离岩石8亿多吨。但长期开采导致山体留下“硬伤”。“曾经这里刮大风,2米外就看不清人影,半天时间白衬衫领子就变黑了。”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生产副矿长宫长亮指向远处的陡坡,如今那里已爬满了刺槐。转变始于2024年6月。随着结束露天开采,矿坑最深处定格在426米。而地下850米以上,1.5亿吨探明铁矿储量正静候着。按照规划,1.2亿吨铁矿资源将通过充填采矿法被“唤醒”,以每年600万吨的规模续采19年。一场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的硬仗全面打响。2024年11月,当第一批充填料浆注入矿坑,这座功勋矿山开始了“自愈”之旅。“填充进坑里的土,是用铁尾砂做基层打底,上面铺好客土,再浇上‘生态黏合剂’锁住土壤。”宫长亮说。


这套集固土、保水、固废利用于一体的方案落地,背后靠的是2023年年末开工的大孤山铁矿生态修复工程。该工程建设的14.6公里输送系统如同“血管”贯通矿区,使3座充填站每年“消化”3400万吨尾砂,相当于少占千亩土地。许多人想不到,过去让人头疼的铁尾砂,如今成了“香饽饽”?鞍钢矿业选矿厂每年产生大量尾砂,堆存不仅占地,还得花钱防扬尘。现在这些尾砂摇身一变,成了修复基材。同时,通过尾砂固化回填,降低了边坡高度,阻断了露天坑与地下水的通道,为未来地下开采筑起“安全墙”。雨雾中,新修的平台上不时有运输车辆穿梭。3座充填站繁忙作业,目前已将矿坑填充至320米深度。按照进度,13年后这里将变出172公顷农林用地,相当于240多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到那时,人们或许想不到,这里曾是深不见底的矿坑。雨慢慢停歇,远处千山景区的轮廓在雾中显露出黛色,近处的鞍钢矿山生态园绿意葱茏。宫长亮望着正在“长高”的矿坑,言语间带着一股劲:“我们就是要让老矿山换个新活法。”此时,一只喜鹊从远处枝头跃起,掠过雨雾中模糊的充填站,翅膀带起的水珠在风里散落,像撒下一把希望。返程时,雨停了。空气里飘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几只麻雀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觅食。大孤山铁矿正借着这场雨,把绿意带向更深的地方,悄悄扎根,茁壮生长。


客服电话: 4001109771
投诉邮箱: service@mcoc.com.cn
联系地址: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西外环
咨询时间: 周一到周五 9:00-17:00
联系客服

客服电话

联系客服

投诉电话

微信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