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园区智慧化管理模式
来源:本站 2025-08-18 09:35:54

案例


【营口片区】园区智慧化管理模式


专家评估:利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的关键数据,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底座,构建起智能化园区管理模式,探索了数字赋能传统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了服务企业的新模式,提升了园区治理能力。具有向全省复制推广的价值。


一、主要做法


改革前:园区智慧化管理水平不足,各部门数据孤立,缺乏协同联动,管理模式传统,服务效率低,存在诸多壁垒阻碍园区高效运行。


改革后:营口片区通过搭建园区智慧化管理平台,构建智慧化管理应用场景,打破壁垒,多方协同联动,形成高效服务模式,实现事件高效闭环处置,提升园区运行管理效能。


(一)以数据要素为切入点,搭建园区智慧化管理平台。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系列平台,将园区运行管理涉及的各个部门和系统连接起来,整合 46 个业务系统、276 个维度数据。通过接入可视化设备和智能化监测模块,运用智能分析算法,为园区运行管理的决策分析、指挥调度、效率提升搭建了基础能力平台。


(二)以功能应用为落脚点,构建智慧化管理应用场景。聚焦数字政府、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生态保护、资产管理等 6 个重点领域,按照 “急用先建、实用优先” 的原则,建设多个应用场景。一是环境保护,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找出环境污染发生的规律和趋势,同时对历史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施工安全,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工地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同时建立高空瞭望系统,能及时发现方圆十公里内的高空建筑隐患,并发出预警。三是产品管理,对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等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有助于管理者快速做出决策,优化产品生产和调配。四是能耗管理,实时收集能耗数据,提供精确的能耗监测数据和报告,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消耗。五是闲置资产管理,针对企业闲置资产盘活、转让,可通过场景直观展示闲置资产的地理位置、周边情况、详情介绍等信息,为租赁和承租单位建立便利高效的沟通渠道。


(三)以协同联动为关键点,形成智慧化高效服务新模式。一是多种技术协同联动。通过数据资源、算力算法、物联网技术共享共用,形成 “多图合一、一体化展示、智能化分析” 模式,打造园区管理智慧中枢。二是治理主体协同联动。形成政府、公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协同联动模式。企业和公众可以快速反馈问题,政府作为服务的实施主体,做好政企联动,多方协同,快速解决相关问题。三是技术与管理协同联动。利用平台建立涵盖事件感知、分析研判、任务派送、指挥调度、处置反馈的闭环处置流程,政府部门打破部门、层级、区域壁垒,协同联动,实现各类事件的高效、闭环处置。


二、实践效果


(一)有效提升园区治理能力。一是实现对施工、交通、生产、公共等领域的实时情况快速响应,确保各类信息的实时互动。二是实现对园区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分布、重大污染源、风险隐患、报警分布、车辆、公共区域异常情况等多形式、多模式、多维度的可视化监测预警、统计分析和智能化管控调度,让 “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区” 成为现实。截至 2024 年底,环保累计预警 43 次,采取协同执法行动 27 次,有效护航企业安全生产。


(二)强化数据应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提高园区监管水平的同时,从数据应用角度,为企业提供生产、安全、能耗等综合治理环节的数据支撑,提高了企业问题应对以及决策响应效率。以辅助企业提高决策效率为例:2024 年 7 月,某锻压制造企业当月电力消耗激增 35%,系统第一时间预警,经过数据穿透和分析定位,发现系该企业压铸工序环节能耗突增导致。后经企业故障排查,车间内确有某台压铸切割设备线路老化且发热异常,经维修后电力能耗数据恢复正常,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进一步深化平台应用,围绕智能监管等重点需求强化能力,着力打通数据断点、数据堵点,减少数据孤岛,更好赋能政府数字化治理。


供稿: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


客服电话: 4001109771
投诉邮箱: service@mcoc.com.cn
联系地址: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西外环
咨询时间: 周一到周五 9:00-17:00
联系客服

客服电话

联系客服

投诉电话

微信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