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热法炼镁:竖罐与横罐还原炉的对比分析
来源:本站 2025-08-19 09:46:28

在金属镁的工业化生产领域,冶炼工艺主要分为 “电解法” 与 “热还原法” 两大类别。其中,中国超过 98% 的金属镁采用热还原法进行生产,而硅热法(硅热还原法,又称皮江法)凭借成本低、工艺灵活等优势,成为热还原法中的主流工艺,并在全球镁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硅热法炼镁的核心环节在于还原工序,依据还原罐放置方式的不同,还原炉主要分为竖罐还原炉和横罐还原炉,两者在技术特点、生产效率及综合成本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硅热法炼镁工艺基础概述


硅热法炼镁以煅烧白云石(简称 “煅白”)为主要原料,硅铁作为还原剂,萤石充当矿化剂。经配料、球磨、冷压成型等一系列工序后,将制得的球团置于耐热合金还原罐中,在大约 1250℃的高温环境以及 13.3 Pa 以下的真空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镁蒸气经冷凝系统处理后得到粗镁,随后再经过精炼、浇铸等后续工序,最终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镁。还原工序作为整个硅热法炼镁工艺的核心部分,其效率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水平、成本控制以及产品质量,还原炉设计则是决定镁还原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竖罐与横罐还原炉核心差异剖析


(一)还原罐规格与还原周期


竖罐还原炉的还原罐内径相对较大,常见的罐径规格涵盖 600㎜、720㎜、810㎜、900㎜,甚至存在超过 1000㎜的大规格罐径。由于罐径较粗,罐外加热时,罐内球团间的热量传递主要依赖热传导方式,这导致还原反应速率相对较慢,还原反应周期也因此延长。具体而言,小罐径的竖罐还原炉还原周期约为 18 小时,而大罐径的竖罐还原炉还原周期则可达到 24 小时。


相比之下,横罐还原炉的还原罐内径较小,主要罐径规格集中在 350㎜、370㎜、380㎜、390㎜、400㎜等范围。较小的罐径有效缩短了热量传递路径,使得还原反应能够更快速地进行,从而显著缩短了还原周期。例如,350㎜罐径的横罐还原炉还原周期大约为 10.5 小时,370㎜罐径的平均还原周期为 11 小时,而 400㎜罐径的横罐还原炉还原周期最长也仅约 14 小时,整体而言,横罐还原炉的还原效率明显高于竖罐还原炉。


(二)料镁比与能耗效率


料镁比是衡量生产过程中原料利用率的一项关键指标,具体指生产 1 吨镁所需消耗的球团料重量。竖罐还原炉的吨镁球团消耗量通常在 6.3 吨左右,尽管国内少数工厂通过优化工艺等措施,能够使全年平均料镁比低于 6.3 吨,但要达到 6.0 吨以下的情况极为罕见。这一现象与竖罐罐径大导致罐内热传导不均衡有着直接关联,热传导不均衡使得部分原料无法充分参与反应,从而造成原料利用率相对较低。


横罐还原炉在料镁比方面表现更为优异,其吨镁球团消耗量普遍低于 6.3 吨。对于管理水平较高的工厂而言,甚至能够将吨镁球团消耗量控制在 5.8 吨以下,展现出更高的吨镁热效率。较小的罐径使得热量在罐内分布更加均匀,促使还原反应进行得更为充分,有效提升了原料的利用率。


(三)操作方式与自动化水平


竖罐还原炉采用顶部装料的方式,这一设计使得其装料工序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人工操作的依赖,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然而,这种装料方式需要大量起重设备的配合,无疑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用电量及配套设备的投入成本。同时,频繁的吊装操作还会相应地提高设备的检修和维修频率,增加检修和维修耗材的使用量。


横罐还原炉由于还原罐呈水平摆放状态,其装料和出料操作需要借助滑轨车与叉车的配合来完成,整体上属于“机械 + 人工”操作模式,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不过,横罐还原炉的设备构成相对简单,因此在设备投入方面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用电量和耗材消耗也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炉体设计与热损失


竖罐还原炉作为一种近五六年才投入工业化应用的新型设备,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炉体散热问题,因此其炉体保温水平相对较高,有助于减少热量的散失。然而,在 1250℃的高温环境下,竖罐还原炉因存在 “烟囱效应”,在出炉后罐内壁的清渣操作变得较为困难。此外,操作过程中频繁的吊装作业也导致热损失较为严重。尤其是竖罐还原炉由于罐径较大,为优化罐内球团的导热效果而增加了中心管设计,在每次更换罐内中心管时,都需要将温度高达 1250℃左右的热管吊出,这一过程不仅进一步加剧了热损失,而且中心管易堵现象,增加了定期清理工作的难度和频度。


横罐还原炉的设计历史较为悠久,尽管在近十多年来通过蓄热体技术进行了多代改良,但其炉体散热与保温设计仍不够理想,相较于竖罐还原炉,在节能挖潜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过,横罐还原炉较小的罐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保温缺陷,使得整体热效率仍能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五)环保、安全与能耗表现


总体而言,竖罐还原炉和横罐还原炉在环保治理、安全管控以及能耗水平等方面差距并不显著,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竖罐还原炉装料工序的高自动化程度有助于减少人工接触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但其底部出渣的操作难度及安全环保的高投入仍无法完全消除其自身隐患;而横罐还原炉由于其工艺技术相对成熟,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可靠。尽管两者在环保、安全和能耗方面各有特点,但均能满足行业现行标准的基础要求。


三、竖罐与横罐还原炉的局限性以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竖罐冶炼系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弊端。首先,其电能消耗大,耗材成本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其次,罐内清渣以及中心管更换操作过程中热损失严重,进一步降低了能源利用效率。此外,罐径大导致罐内热传导不均匀,使得料镁比偏高,增加了原料消耗。竖罐还原炉的炉体设计高且呈悬空状态,易裂,这不仅提高了固投、延长了维修周期,还增加了维修费用。在底部出渣环节,面对温度超过 1200℃的红渣,环保和安全投入压力较大,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由于还原周期较长,导致吨镁固投、维修费用、折旧等经济指标居高不下,在行业利润率相对较低的背景下,这些因素限制了竖罐还原炉的规模化应用。尽管其自动化装料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当前的行业经济形势下,难以充分发挥其潜力。


横罐还原炉虽然在装料自动化程度、炉体保温设计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其技术成熟度高、料镁比低、热效率高等优势使其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具竞争力。目前,行业内采用横罐炼镁的产能占比超过 85%,并且业内已经明确将横罐还原炉的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列为优先推进事项。未来的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将重点围绕炉膛恒温控制、燃烧系统优化、保温升级、物料输送自控以及中央集控系统建设等关键节点展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手段实现节能降耗目标,进一步构建成本竞争力,推动横罐还原炉技术的持续进步。


在皮江法炼镁工艺中,竖罐与横罐还原炉各自具备独特技术特点。竖罐还原炉的自动化优势在当前难以有效弥补其高能耗、高成本的缺陷,而横罐还原炉凭借其在效率与成本方面的优势,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展现出更大的提升潜力。未来,横罐还原炉的发展应以技术升级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自动化升级,突破现有瓶颈,引领镁冶炼产业向高效、低碳、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同时,对于竖罐还原炉的应用也应保持理性的态度,促使其与横罐还原炉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需要明确的是,竖罐还原炉并不可能完全取代横罐还原炉。在镁冶炼这一实体产业,在始终坚守 “安全、环保、节能” 的底线原则基础上,经济性仍被置于首位。任何为经济性差的工艺装备叫好行为都是耍流氓。横罐还原炉只要在每次检修时都能有所提升,在每次大修过程中都能实现显著进步,其经济性将得到持续强化,任何对其的无端诋毁都将不攻自破。


客服电话: 4001109771
投诉邮箱: service@mcoc.com.cn
联系地址: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西外环
咨询时间: 周一到周五 9:00-17:00
联系客服

客服电话

联系客服

投诉电话

微信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