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C:\wamp\www\public.php:1) in C:\wamp\www\includes\class_smarty.php on line 30
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官网) 
联系电话:0417-5236888

新闻信息

News

 信息公告:
  ·关于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交易系统硬件及网络设备升级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召开部分省市发展改革部门座谈会调研2023年一季度财政金融形势     ·关于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因疫情原因休市的通知     ·关于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休市一天的公告     ·百年华诞,丰华正茂——中共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中共辽宁信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活动会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个着力点

[发布时间:2017-11-24 10:50:55 ][阅读次数:695次]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基础,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一、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

“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对产权的清晰界定和严格保护,能够使市场主体明确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与责任,有效保障其合法经济收益,激发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推动了产权交易,促进企业产权优化重组,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产权制度不断健全,但在产权保护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比如国有产权关系界定不清、对私有产权的平等有效保护不足、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只有加快完善现代产权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才能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预期,增强各类经济主体活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坚持对产权进行平等保护。要完善国有产权制度建设,清晰界定国有企业财产权归属,严格规范国有资产交易程序,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切实防止非法侵占集体资产。强化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

第二,加强对各类产权进行全面保护。保护产权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

第三,强化公权力对产权的保护机制。扎紧法律和制度的笼子,有效约束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防止政府对私有产权造成侵害。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

第四,建立产权纠纷案件纠错和救济机制。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第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战略性重组。要继续推进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拓展授权内容,加大授权力度,积极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促进国有资本战略重组,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领域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进一步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促进政企分开,更好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健全规范国有资本运作监管制度,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继续按照“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在集团层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推进改制企业上市,优化股权结构。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确保改革过程依法公开公正,严格保护各类出资人权益。

第三,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加快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化解产能过剩,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处置僵尸企业,矫正资源配置扭曲;二是促进企业瘦身健体,突出做优主业,压缩管理层级,降低债务水平,推动企业提质增效、换发生机;三是加大培育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四是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支持国有企业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全球分工,不断提升资源技术获取能力和国际市场份额。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发展,但仍存在不少制约公平竞争的问题,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一,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一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二是继续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

第二,加快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要素市场的发育完善。加快要素市场改革,首先,要加快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的价格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继续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形成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其次,健全各种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区域、行业分割,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深化土地市场改革,加快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建立更加完整和有效的金融市场体系。

第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问题:市场准入限制较多、政策执行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大量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等。要进一步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健全完善金融体系,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以及我国政府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应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着力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精简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减轻企业负担。

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尽管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但也会出现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引发宏观经济波动。因此,要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第一,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在我国宏观调控中,必须重视运用国家规划手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宏观调控要依据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的目标,科学确定调控目标。根据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健全涵盖关键领域、重点突出、相互衔接、导向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

第二,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宏观调控目标的多维性更加凸显,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这就要协调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多种调控政策实现经济发展的多层次均衡,要健全重大政策协调机制,把握好各项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节奏和出台时机,使其相互协调,避免政策效力过度叠加或相互抵消,形成宏观调控的合力。

第三,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居民消费已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重要转变。要加快发现和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把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作为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和方向。大力破除阻碍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加快服务业发展,以推进人口城镇化为抓手壮大消费群体。全面改善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和信用体系,加强质量监管,规范消费市场秩序,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消费市场,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良好消费环境。

第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投资是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重要引擎,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其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作用。一是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放宽放活社会投资;二是调整优化政府投资范围和管理方式,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三是提升政府综合服务水平,为企业投资营造良好环境;四是不断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的投融资体制。

五、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科学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聚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领域: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预算管理制度和税收制度。

第一,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一是清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事权,按照“谁的财政事权谁承担支出责任”的原则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支出责任,做到权、责、利统一。二是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在保持中央和地方财力总体格局稳定的前提下,推进税制改革,合理划分税种,使各级政府的财力与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三是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减少并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强财力薄弱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财力,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一是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把政府的全部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建立透明的预算制度。继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预决算都应向社会公开。三是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以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四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逐步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各级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

第三,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改革,建立规范有效的地方税体系。兼顾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科学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健全主辅税种合理配置、收入调节功能相互协同的地方税体系。将地方掌握信息较充分、对本地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税基相对稳定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税收管理权限,培育地方支柱税源。

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第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利于促进储蓄更快转化为投资,满足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有利于改变过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导致的金融市场结构性失衡,降低债务率,分散金融风险。根据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和金融监管能力要求,推进股票市场、债权市场等资本市场的发展,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积极稳妥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减少对资本市场不必要的行政管制和准入限制,又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逐步形成包括场外、场内市场在内的分层有序、品种齐全、功能互补、规则统一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第二,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不断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妥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克服分业监管盲区,加强和提升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各种风险。要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抑制过度金融投机行为,控制经济泡沫化趋势,有效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

主办单位: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 地址:中国辽宁大石桥西外环路南段

技术支持:辽宁吉美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130131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