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石桥推动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一个“依镁而立,因镁而兴”的资源型城市。
作为世界四大菱镁矿产地之一,大石桥市镁产业历史悠久、产业链完善、技术装备先进,是国家镁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级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被誉为“中国镁都”。全市现有涉镁企业535家,其中规上企业201家,2023年获评辽宁省工业强县,2024年获评辽宁省工业单项冠军县。
然而,在新时代经济发展浪潮中,菱镁行业同样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怎样发展?又如何破局?这是一道“必答题”。近年来,大石桥市通过矿山精管、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和全程监管等一系列“硬核”举措,奏响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矿山精管:为资源保障添道“保险栓”
大石桥市精准“把脉”矿山管理,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推动菱镁矿山集约化发展迈上“快轨道”。全市5个整合区现已完成4个,整合后矿山数量从22家精简至8家,证载量181.85万吨。辽宁盛渤达矿业、营口金泽矿业等4家企业实现规范化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菱镁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的建成使用为行业管理装上“智慧大脑”,实现与省平台实现监控系统对接,对8家矿山实施“一矿一出口”“一矿一计量”全流程管控,确保计量数据真实准确。
产业升级:为转型动能按下“加速键”
产能压减是菱镁行业“破茧重生”的关键之举。为此,大石桥市实行“得分越高、压减系数越低”的差异化“新政”,科学划定保留类与压减类产能。目前,850万吨压减任务“破冰”起航,“加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搭建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车间、智慧化工厂层出不穷。在金龙集团投资1.3亿元新建的数字化车间里,“5G”科技将人、机、物数字联通,作业场景“一屏呈现”,生产计划“一键控制”,镁元素开启“七十二变”模式。金龙集团副总经理王德军表示,与普通车间相比,智能车间减少了70%的人力成本,产量却增加了20%。
创新驱动:为高速发展点燃“新引擎”
大石桥市积极推动菱镁产业延链补链发展,向镁化工、镁建材、镁合金产业发力,打造更多“世界级”菱镁产品。
2025年,大石桥市谋立推建涉镁工业项目32个,总投资12.8亿元。其中,营口盛海化工60万吨高品位硫酸镁肥、辽宁宏镁肥业135万吨硫酸镁等项目完成备案,营口益嘉镁业高纯度氧化镁升级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高附加值项目相继落地,助力镁产业触角伸向“云端”。
全程监管:为行业秩序装上“安全阀”
为了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陆空”防线,大石桥市开启污染源自动监控“鹰眼”系统,通过“人防+技防”模式助力精准执法,不断深化污染深度治理,环境空气质量已连续四年持续改善,镁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实。
从资源为本到科技为先,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做大产业到转型升级,“中国镁都”大石桥正在推进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挑大梁、做表率、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