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替代燃料使用一直是水泥行业热点,在行业内得到快速的推广,具体各水泥企业替代燃料使用状况究竟怎么样?下面小编根据各水泥上市公司发布的2024年ESG报告和年报做了汇总,供大家参考和对标。
华新水泥---国内水泥行业替代燃料使用领军企业: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研发与实践,华新水泥成功将生活垃圾、工业危险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水泥窑的替代燃料,实现了废弃物向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推动公司能源结构的绿色升级。凭借该成果,公司荣获 2016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华新地维公司首先实现了替代燃料的连续、稳定、大规模应用,燃料替代率稳定在 6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实施后,替代燃料热量替代率提高3.5倍以上,以熟料产量 60 万吨/年计算,公司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已降低41.80kgce/t,共可节约标煤 2.66 万吨/年,降低碳排放8.52 万吨/年;2024年5月,经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专家组验收。
国内工厂已稳步实施替代燃料入窑改造项目,通过自主研发多组分燃料混烧型燃烧器,用于窑头替代燃料的使用,窑头替代燃料热替代率可提高 20%,吨熟料标煤减少约 10 千克。
2024 年全年替代燃料和原材料(AFR)采购量达到 180 余万吨。(注:仅仅是采购量)
2024年年度国内窑线替代燃料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已达到26.7%,集团合并(含海外)达到21.7%。
海螺水泥:截至报告期末,海螺水泥共有61家子公司使用替代燃料,年总使用量357万吨,约估煤炭使用量的13%,计划至2030年替代燃料使用占比达到原煤的15%。
比去年53家替代燃料使用子公司,增加了8家,煤炭使用量占比从8%提升到13%,提升了5个百分点,借助海螺水泥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工程改造能力,替代燃料项目在海螺水泥快速地推广使用。
冀东水泥:2024年公司加大力度开展替代原燃料市场布局、技术研发、内部协同、外部合作工作。设计“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方案,打造“赛马”机制推进替代燃料使用技术研究。
积极推进生物质等典型高含水替代燃料的干化脱水技术研究,持续推动难处置替代原料大规模利用研究,不断激发企业替代原燃料使用科技创新活力。公司全年累计使用 30 余种替代燃料共计 310 万吨,燃料替代率达到11.58%,部分单线燃料替代率超过 30%;
天山材料:2024年度替代燃料实现热替代率(TSR)4.00%。公司使用的替代燃料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替代燃料,其中,固体替代燃料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燃料(RDF)、生物质、塑料废弃物、废弃轮胎石油焦等;液体替代燃料主要包括矿物油、废液压油等;气体替代燃料主要包括焦炉气、炼油气、裂解气和氢能源等。
公司加强区域燃料替代资源调研,与集团内部公司开展战略合作,研发燃料替代技术与装备的同时,布局RDF、生物质燃料等替代燃料收储供应项目,重点推进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贵州、云南等区域的燃料替代项目建设。同时公司关注氢燃料在水泥工业的应用研究,适时建设替代燃料大比例利用的终端工程示范项目。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累计已建成投产的替代燃料项目89个,均取得了良好的减碳效果。
台湾水泥:根据2019年至202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台湾地区水泥厂在使用替代原料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其替代原料比例从19%提升至20%。在替代燃料方面,自2020年起,热值替代率从0.2%增长到14%。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水泥厂在替代原料使用方面也有明显进步,其替代原料比例从17%增加到22%;而在替代燃料方面,自2021年以来,热值替代率从1.25%上升至19%。此外,欧洲及土耳其水泥厂的替代原料比例分别达到3.3%和1.9%,热值替代率则分别达到34%和25%。通过持续推进替代原料和燃料的应用,不仅有效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更为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狮水泥:截至 2024 年 9 月末,公司共拥有熟料生产线 48 条,单线产能在 4,000t/d 及以上的有 43 条;此外,公司达到标杆水平的熟料产线为 23 条,其余产线单位综合能耗均100~117kgce/t 之间。
公司积极推进对替代燃料的研究开发和使用,2023 年公司共有 26 条生产线实现替代燃料的使用,平均全煤替代率可达 13.5%,累计使用替代燃料 108.8 万吨,吨水泥收益平均约为 17 元,未来全煤替代率计划达到 25%以上。
华润建材科技:建立替代燃料数据库,优先采购含生物质能高的燃料。华润建材科技通过自研基于 AI 视觉的替代燃料智能控制创新项目,采用 “自主研发 + 完全自主实施 + 完全自主运维” 的模式,通过物联网、先进控制(智能语音、综合模型预测控制等)、信息技术与 AI 视觉检测技术的融合创新,实现了 “场景 - 检测 - 数 据对接 - 控制” 全链条自动化,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4年,通过田阳产业园、合浦水泥、南宁水泥、弥渡水泥四家单位的对比测试,实现减少用煤量0.87%,预计年度节省费用 约人民币 435 万元 ; 为替代燃料场景的快速研发、迭代和自主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综述:
目前水泥市场竞争激烈,水泥企业的竞争最终会是成本的竞争,在双碳大背景下,替代燃料近年来在水泥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普及,各大水泥企业集团都在上马替代燃料项目,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虽然近期煤炭价格大幅度下降,加之近期发生多起替代燃料安全事故,同时使用替代燃料后,对生产操作、熟料质量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增加了现场工人劳动量、增加了生产管理难度等,需要对生产操作和管理进行针对性调整。但是从碳排放和水泥行业长期发展来看,替代燃料项目还是水泥行业必须要建设的项目,需要对替代燃料项目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设计优化和运营管理,根据窑线企业周边的替代燃料资源情况,因地制宜谋划替代燃料项目建设,减少企业能源消耗成本,减少碳排放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