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辽宁局值班室突然响起警报声,值班员立即查看国家矿山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发现辽宁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一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发生瞬时超限报警,最大值为1.03%,持续时间5秒。
值班员马上将报警信息分别发送至驻地监察执法处和该矿,并向相关领导汇报。
辽宁局监察执法二处接到报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成核查组赶赴该矿,进行全面核查。
核查组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到该矿调度室核查,另一组到井下核查。
在该矿调度室内,监察员吉伟东、冀大伟一边调取实时数据曲线,一边与该矿技术人员进行分析。
“T1甲烷传感器自13时42分18秒起数值增大,至13 时44分29秒,最大值为1.03%,这个波动时间段正好与视频监控中你们矿冲孔排渣的时间吻合。”吉伟东说。
“你们看这里,瓦斯总量为 0.3875 立方米,说明局部积存了瓦斯,不是灾害性征兆。为什么要规定瓦检员随时检查?就是为了及时发现这类问题。”冀大伟进一步指出,“钻孔排渣过程中带出的积存瓦斯释放到作业环境中是问 题的关键,必须强化技术防控,建议采用矿用防喷孔装置进 行有效管控。”
在该矿掘进工作面,监察员王新指着甲烷传感器对现场作业人员说:“这个传感器悬挂在左帮,你们操作钻机时既看不到数值变化,也听不到报警声。万一持续超限,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多危险啊。”
随后,王新现场示范了甲烷传感器的正确吊挂位置。“要放在钻机操作台附近、回风流中。这样才能确保你们能随时看到数值变化,及时听到报警声。”王新说。
针对此次核查,该矿高度重视,立行立改。一方面,优化监测布置与报警阈值,提升现场报警响应灵敏;另一方面,迅速调研引进并使用矿用防喷孔装置,强化源头控制,通过“技术 + 管理”双措并举,有效堵塞漏洞,筑牢安全防线。
在此次核查中,监察执法二处创新采用“由线追踪 + 视频回放 + 文档核查”三维印证方法,通过多系统数据融合分析,精准还原超限全过程。同时,他们将监察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指导帮扶该矿完善监测系统管理工作,并以此为案例,为其他煤矿应对短时瓦斯异常提供宝贵经验。
监察执法二处负责人马延斌表示:“我们不能满足于事后查证,更要推动企业实现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此次核查后,我们指导该矿开展了钻探工艺瓦斯控制性设计复审,督促该矿从根本上提升防控能力。”
本报记者杨歆琳 通讯员司马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