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行情信息
中国镁锭出口分析(2025年1~9月)
发表时间:2025-11-03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5年9月,中国各类镁产品出口量约4.34万吨,环比增长12.1%,同比增幅达32.3%。其中,镁锭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当月出口量攀升至27717.20吨,较8月的22374吨环比增长23.88%,较2024年9月的19239.48吨同比大幅增长44.06%;值得注意的是,镁锭出口已在6、7、8月连续实现环比增长,单月放量节奏持续强化。


2025年1-9月,中国镁产品累计出口量约34.02万吨,同比微降0.18%,整体规模基本持平。分品类看,作为出口核心的镁锭累计出口19.38万吨,同比小幅回落0.82%;镁合金出口7.29万吨,同比微增0.41%;镁粉出口5.61万吨,同比降幅达到8.78%,是主要品类中表现相对偏弱的一项。


从1-9月镁产品出口“量微跌(累计同比降0.18%)、价大跌”的态势来看,核心症结可归结为外部需求收缩与内部供给竞争的双重挤压,叠加产业链价格传导滞后效应的共同作用,具体可从三方面解析:1. 外部需求端:全球经济乏力与贸易扰动拖累量价全球经济复苏节奏放缓,叠加贸易摩擦持续扰动,导致海外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镁产品核心下游行业需求疲软,直接奠定“量跌”基础——1-9月累计出口量仅维持34.02万吨的微降规模。需求不振进一步强化买方议价优势,外贸出口企业为保住订单不得不主动压低报价,价格压力沿产业链快速传导,最终形成“价大跌”格局,镁锭等主力产品的出口议价主动权亟待强化。2. 内部供给端:竞争趋紧直接拖累出口均价国内出口贸易商众多,内卷竞争格局持续趋紧,外商采购端凭借需求优势持续压价,国内贸易企业为争夺有限订单,进一步向下游生产企业压价采购,形成“外商压价-贸易商传导-工厂让利”的连锁反应,直接拉低整体出口均价,挤压全产业链利润空间,加剧“价跌”压力。3. 产品结构端:初级品为主放大承压态势当前镁产品出口结构仍以镁锭等低附加值初级产品为主(1-9月镁锭累计出口19.38万吨,占比超57%),此类产品技术壁垒与产品溢价能力不足,易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冲击。


咨询热线: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