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能源燃料资讯
南北需求共同推动 内外贸煤价联动上涨
发表时间:2025-11-14

10月以来,异常高温天气席卷南方,意外提振传统淡季的煤炭市场,进而推动国内外煤价同步走高。


异常高温打破纪录  电煤需求逆势增长


10月,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偏强,导致江南、华南地区持续晴热。据中国天气网数据,10月1日至10日,南方共有55个国家级气象站打破10月最高气温纪录。


持续异常高温直接拉动电力负荷,沿海省份电煤日耗出现超季节性回升。10月1日至17日,电煤日耗同比增幅达10%至25%,10月同比增长9%。由于前期对淡季煤价持看跌态度,电厂采购节奏缓慢,在高日耗下陷入被动消耗库存的局面,库存水平同比偏低2%至6%。南方部分电厂库存告急,市场上出现迫切的即期采购需求。


多重因素叠加  内外贸煤价联动上涨


市场需求回升之际,恰逢重要运煤通道大秦线于10月7日至26日检修,导致北方港口煤炭日均调入量减少约20万吨。在需求增加与供应受限双重作用下,北方港口库存快速下降。与此同时,北方地区因冷空气活跃有提前入冬迹象,也提升了当地电厂的采购积极性,北方港口煤炭调出量随之从低位反弹。


国内市场的好转,促使买家增加了对进口煤的采购。目前,印尼煤和澳大利亚煤今年11月至12月的货盘已基本售罄。在货源紧张的背景下,国际煤价跟随国内市场同步走高。


10月31日,北方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报价已升至每吨775元,较10月初上涨70元;印尼3800大卡动力煤中标价达到每吨460元,较10月初上涨35元。主要国际煤价指数亦同步上扬,10月31日,ICI4指数(印尼3800 大卡动力煤离岸价)和API5指数(澳大利亚纽卡斯尔5500大卡动力煤离岸价)分别报收于每吨45.59美元和76.09美元,较10月初分别上涨1.80美元和4.28美元。


结构性缺货持续  煤价仍有上探动力


虽然大秦线秋季集中修已于10月25日结束,较原计划提前1天完成,北方港口煤炭调入量有所回升,但下游拉运依然积极。终端用户优先采购价格更具优势的内贸长协煤,使得港口煤炭调出量维持高位,库存仍在缓慢下降。


目前,市场货源整体偏紧,且主要集中在贸易商手中,贸易商具有较强的挺价意愿。虽然全国天气已回归常年同期水平,内陆与沿海地区电煤日耗处于全年低位,但出于冬季用电旺季备库的需要,电厂仍有补库需求,支撑煤价在11月初再次上涨。


展望后市,由于今年春节时间较往年偏晚,且沿海省份电煤库存处于往年同期低位,随着冬季日耗季节性回升,煤价可能仍有上探动力。不过,气象预测显示,今冬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全国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至偏高,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风险较低,预计今冬整体电煤日耗将与往年同期持平。


按照往年惯例,电厂的集中补库行为可能持续到11月下旬至12月初。当前市场货源紧张状况未缓解,加之进口煤相较内贸煤仍有每吨40元至60元的价格优势,预计后期进口煤价格仍存在上涨空间。


咨询热线: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