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冬季严寒天气对安全生产带来的挑战,首钢矿业紧密结合冬季生产实际特点,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全面启动2025-2026年度防寒防冻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防严寒、抗暴雪,科学统筹、系统推进,确保冬季生产安全稳定顺行。
01
系统谋划,下达冬防“作战书”
首钢矿业高度重视防寒防冻工作,第一时间成立由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室及各厂矿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寒防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组织体系。生产部牵头抓总,设备部、能源环保部、安全部等专业部门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全面总结近年来应对低温冰冻灾害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印发《2025年-2026年防寒防冻工作安排》及《防寒防冻措施项目计划表》,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聚焦三个地采矿山、四个选矿系统、三条建材产线等重点区域,围绕供电、供水、供暖、供风、工艺管道等关键环节,系统梳理并建立覆盖公司、厂矿、作业区三级的351项防寒防冻治理项目,其中公司级重点项目47项、厂矿级112项、作业区级192项,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准管控。召开2025-2026年度防寒防冻工作启动会,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专项动员部署,将各项任务逐级分解至基层单位、班组和个人,做到责任到岗、措施到位、落实到人,吹响了冬季安全生产“集结号”。
02
保障有力,现场织密“防护网”
物资保障是打赢冬防攻坚战的前提。首钢矿业物资公司、实业公司提前谋划、精准调配,确保防冻液、保温材料等关键物资于10月31日前全部到位,满足各单位应急与日常需求。能源环保部联合实业公司全面排查生产区与生活区供暖设施运行状况,针对部分管道老化、保温层破损等问题,超前完成850米供暖管道更换、1300米管道保温防腐处理。为提升新建系统过冬能力,生产部组织唐首马铁矿相关科室、作业区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赴杏山铁矿开展防寒防冻工作现场交流学习,借鉴成熟经验,优化自身方案。设备部牵头组织各单位对供电线路、供水管网、汽风油水等介质输送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隐患。各相关部室深入一线加强技术指导与过程督导,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实际困难,为防寒防冻工作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
03
精准施策,全面打响“主动仗”
基层单位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结合自身工艺特点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落实各项防寒防冻措施,打出系列“组合拳”。
大石河铁矿更换选矿G3皮带通廊及厂房彩钢板,提升整体保温性能;针对部分露天阀门,创新采用“内层橡塑保温+外层铝箔隔热膜”双层包裹工艺,增强抗冻效果。
水厂铁矿在新建粗精矿厂房加装暖气设施,对长达1536米的粗精矿输送管线进行全面保温包覆,有效提升新增生产点位防寒抗冻能力。
杏山铁矿对主斜坡道易淋水区域实施注浆封堵,从源头减少结冰风险;在主井增设两台大功率暖风机,强化井筒加热能力,彻底解决井口及井下通道冬季结冰难题。
唐首马铁矿组织湿式皮带通廊密封保温,提升机闸盘加装暖风机,精矿膜泵、主副井液压站等关键管路缠绕加热带,保障设备温暖过冬。
马城铁矿项目系统排查提升副井、主斜坡道等重点井口预热装置运行状态,清理井口加热间7台空调机组进风口滤网,确保冬季进风温度达标,保障井下作业安全。
运输部结合建材产品湿度高、易冻结的特点,优化防冻液喷洒工艺流程,修订完善《冬季装卸车组织配备方案》,提前部署专用解冻设备和人员力量,全力保障冻结车辆卸车效率,避免物流中断。
目前,首钢矿业各级防寒防冻治理项目已完成351项。下一步,首钢矿业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动态跟踪各项防寒防冻措施实施效果,进一步强化应急值守、调度指挥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通过以“动”制“冻”、未雨绸缪,真正做到准备充分、应对有序,坚决筑牢冬季安全生产防线。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以赴打好冬季安全生产“主动仗”,为决战决胜四季度生产经营目标、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