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在位于海城牌楼镇的海城市德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厂区,车间内机器轰鸣却不见粉尘飞扬。全自动化绿色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抓取曾被视作“工业包袱”的低品位菱镁矿及尾矿固废,经破碎、研磨、浸出等多道工序流转,灰白色的废渣在密闭设备中完成“蜕变”,最终化为一袋袋洁白细腻的高纯度粉体产品,即将发往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生产基地。
“你看这条生产线,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全程封闭,母液100%循环回用,没有一滴废水外排!”公司董事长艾新伟站在中控室大屏前,手指着实时跳动的生产数据自豪地介绍。屏幕上,从尾矿破碎到高纯氧化镁提纯的全流程一目了然,红色的机械传输带与银色的反应釜交织成工业画卷,仅需几名工人在中控室监控操作,便可实现全天候高效运转。这套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发十年的“魔法生产线”,正以每小时数十吨的处理量,让昔日堆积如山的菱镁尾矿“变废为宝”。
在成品仓库,叉车来回穿梭,将印有“德镁环保”标识的硫酸镁、碳酸镁产品整齐码放。而一旁的高端产品区,特种硅钢级新能源车用高纯轻质氧化镁被封装在密封罐中,标签“单价3万元/ 吨”的字样格外醒目。“这可是我们的‘明星产品’,凭借绿色低碳、性能稳定的优势,刚一推出就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主动抛来橄榄枝!”仓库管理员拿起一袋样品介绍,这些产品不仅通过了三大管理体系认证,更凭借过硬品质打入中粮集团等大型企业供应链,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一季度。
车间一角的技术展示区,两项通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权威鉴定的科技成果证书熠熠生辉。“十年磨一剑,我们和中科院过程所的院士专家团队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低品位菱镁矿及尾矿固废全元素利用的难题。”艾新伟指着一套核心浸出装置模型说,正是这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设备,让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也让企业在近日成功续签了与中科院过程所的15年独家合作协议。
从堆积成山的 工业垃圾”到供不应求的“市场香饽饽”,海城德镁用十年攻坚书写了菱镁产业绿色转型的传奇。在这条“点石成金”的生产线上,不仅见证着科技创新的力量,更彰显着海城企业深耕环保、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