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骆铁军接待了来访的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孟晓喻一行。双方就钢铁行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展望、钢铁行业物流成本情况及物流降本增效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孟晓喻表示,在今年2月下旬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他强调,目前,我国货物的单位运输成本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明显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企业的物流成本费用占(营收)比(约为10%)普遍高于国外水平(5%左右),在当前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的情况下,物流降本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大;到访钢协旨在就“交通物流服务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进行调研座谈,希望结合钢铁行业特点,提供精准的、有效实施的物流服务,以促进交通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骆铁军对孟晓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交通运输部前期对钢协工作及钢协会员企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行业,钢铁物流承担着保产保销的职责,主要特点是大进大出,每生产1吨粗钢,对应的外部物流总量在4吨以上(含钢材成品销售、相关原燃料及备品备件等采购)。骆铁军指出,通过3~4个五年计划,钢铁行业基本改变了过去“北重南轻”的布局,有力促进了钢铁行业总体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更好地满足了下游发展需要,目前钢铁行业物流正呈现出清洁运输比例提高、信息化和智慧化进程加速、公铁水有机结合的多式联运加快等发展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钢铁企业物流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即企业物流成本费用率)普遍在10%以上,部分企业超过15%。我国钢铁企业吨钢物流费用在400元以上(沿海、内陆、西部吨钢物流费用分别大约是300元、400元、500元),是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第二大支出。按照粗钢年产10亿吨的规模计算,钢铁行业企业物流成本在4000亿元以上,降本增效有较大空间。
双方还就钢铁物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交换了意见,并就后续加强交流和合作等达成了共识。交通运输部科学院、水运科学院、规划院,工和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相关同志,钢协副秘书长石洪卫及综合部、组织人事部、市场调研部和首钢矿业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