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河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仪式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举行。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出席仪式,宣布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河钢积极践行“双碳”目标,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依托“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弧炉”新型短流程工艺,加快绿色低碳深度转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河钢绿色汽车板工艺路线全链条贯通,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致力打造行业乃至全国绿色低碳转型的先锋与标杆,更彰显了中国钢铁持续引领世界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务实行动和创新示范。
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岳文彦,普锐特奥地利公司全球上游业务高级副总裁托马斯出席仪式。河钢集团副总经理黄永建主持仪式。
于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今天又是一个特殊且极其重要的时刻。两年前,河钢全球首例120万氢冶金示范工程项目在这里顺利投产,今天河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即将投产。古镇宣化拥有深厚的底蕴和历史,始建于1919年的龙烟铁矿让人们看到了北方工业的第一缕浓烟。在上千年的时光穿梭中,古镇宣化演绎了许多传奇故事。今天,河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的投产,再次让古镇宣化演绎新的传奇故事,再次让百年宣钢焕发新的青春,正在引领中国和世界钢铁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10时36分,于勇宣布河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一块块通红的绿色汽车钢板坯在1900mm单流板坯连铸产线下线,标志着生产线正式进入投产新阶段,向中国和世界钢铁工业呈现了河钢打造行业乃至全国绿色低碳转型标杆示范的崭新成果,再次展示河钢践行“减碳”目标的决心和行动。
仪式结束后,于勇深入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特钢大棒生产线调研。仪式上,张宣科技报告了河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建设情况。
此次生产线投产是河钢继2022年12月16日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全线贯通、2024年3月29日国内首个“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炉新型短流程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加快绿色低碳深度转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实现了河钢绿色汽车板工艺路线全链条贯通,更彰显了中国钢铁持续引领世界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务实行动和创新示范。该生产线链接全球创新资源,集成中冶京诚、普锐特等行业先进装备和技术,建设1台1900mm单流板坯连铸机,形成150万吨高端、绿色低碳汽车板用材料生产能力,通过与宝马、长城等高端车企共建绿色低碳供应链,示范开展钢铁与汽车行业联动减碳跨领域合作,为全球汽车制造企业靶向提供高端化、绿色化、轻量化、近终型钢铁材料及用户应用综合解决方案。下一步,河钢将进一步抢抓新机遇,发挥绿色低碳转型先行一步优势,加快推进低碳排放钢产品生产核心技术攻关、标准认证体系,全力开拓全球“绿钢”汽车钢市场,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产业链,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作出更大的贡献。
12月16日,河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新闻发布暨建设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学术座谈会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举行,分享河钢基于氢冶金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共同探讨钢铁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毛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分别作学术报告。
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主持会议。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岳文彦,普锐特奥地利公司全球上游业务高级副总裁托马斯出席会议。河钢集团副总经理黄永建代表河钢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卫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院地合作办公室主任张同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廷钰、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胜签署合作协议。
于勇表示,百年前的宣钢是中国近代北方工业的摇篮,现在的张宣科技以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为标志,成为现在的中国乃至世界钢铁工业绿色低碳的示范区,必将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中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绿色低碳既是责任,也是一种选择。我们选择了低碳,是选择了一种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选择了长期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最智慧的选择。当下的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完成了增量的使命,进入了存量和减量优化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增量结束不是发展的结束,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开始。随着钢铁行业由规模化向减量化转变,钢铁的内涵也在发生重大改变,正在演绎着钢铁向材料、由宏观向微观转变,随着不断地科技赋能和技术创新,钢铁也不断地超越我们视野的界限,释放出更多的功能与价值,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钢铁。我们在改变钢铁,钢铁也在改变着我们,让我们对未来的想象不断地变成现实。
武贵龙代表北京科技大学祝贺河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他表示,河钢高标准建设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高规格实施“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弧炉”新型短流程工艺,高质量打造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不断推动钢铁工艺流程变革和低碳冶金技术创新,是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名副其实的推动者、引领者、示范者。绿色低碳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共同主题。北京科技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始终坚持以“钢铁强国、科教兴邦”为使命,面向钢铁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重大需求,致力于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下一步,北京科技大学与河钢要以签署共建绿色钢铁材料中试孵化基地合作协议为契机,共同打造绿色钢铁材料前沿性、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和原创技术策源地,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升合作层次与内涵,携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姜维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向河钢建成投产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勇担钢铁绿色低碳转型示范责任表示祝贺。他表示,河钢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国家“双碳”目标,持续在世界前沿突破性低碳技术领域探索耕耘,为中国乃至世界钢铁低碳技术进步发挥了引领者、突击队作用。钢铁行业作为高碳行业,更高效率、更具经济性地实现低碳技术突破,是全球钢铁产业共同努力的方向。近年来,中钢协持续深化行业共识,成立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编制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规划和技术路线图、启动全行业极致能效工程、建设钢铁全产业链EPD平台等,系统有序推进行业低碳转型工作。当前,中钢协正在细化低碳政策支持方案,力争形成涵盖资金支持、低碳共性技术研发、绿色转型退出补偿、低碳排放钢使用等内容的我国钢铁产业绿色转型“一揽子”计划,将行业专业化政策建议力争转变为政府的顶层设计。期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行业坚定信心、勇立潮头,不断汇聚力量、携手前行,共创中国钢铁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
在于勇、姜维、武贵龙、陈十一、毛新平、姜涛、钟绍良的见证下,河钢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共建绿色钢铁材料中试孵化基地协议,与中国科学院过程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签署全面推进钢铁行业绿色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签署共同推动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专项合作框架协议。
期间,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河钢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展馆。李毅仁通报了河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情况和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实施推进情况。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释放无限潜能》宣传片。
河钢集团总监,张宣科技班子成员和河钢材料院、河钢数字负责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普锐特冶金技术公司有关人员,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冶金报、世界金属导报、现代物流报、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凤凰网、长城新媒体、河北经济日报、河北工人报、张家口日报、张家口广播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