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镁行业资讯
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重庆组建
发表时间:2025-04-16

2007年4月13日,科技部正式发文《关于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的批复》(国科发计字[2007]176号),同意依托重庆大学组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总投资将为3000万元,其中科技部拨款500万元,重庆市政府拨款500万元,依托单位自筹2000万元。


通过组建这一专业机构,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效整合各种科技资源,避免目前存在的科研队伍分散、重复,专业不系统、配套,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产业化研究脱节等弊端和不足。由于镁合金加工产业尚处于新兴产业,产业风险稍大,投资周期稍长,社会资本投入明显不足,行业内缺乏大型企业,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建立公共研发平台、集中力量解决共性问题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加快应用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德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都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公益性的镁合金专门研究机构,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承接政府的项目的同时,还与相关行业和企业配合开展各个层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前瞻性的研究项目。这些机构还开展镁合金的培训工作,为其他机构和企业培训相关人才。组建“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完善培育我国镁产业链,发展镁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是镁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是提高行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条件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应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国家科技战略,是企业的呼唤,也是行业的期待。


重庆市科委于2004年批准重庆大学组建重庆市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投入建设经费100万元。三年来,重庆市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基础条件、体制机制和创新团队建设,同时组织开展镁合金技术联合攻关并促进成果的产业化,实现了研究-生产-应用的无缝连接;探索产业研合作新机制,与重庆市的若干家镁合金生产与应用企业建立了股份合作关系;注重技术成果向国内其他地区镁产业的辐射,与山西、深圳、贵阳、四川、山东、甘肃等地的相关企业签订了的合作协议,与德国GKSS镁中心等一些国外的企业签订了镁合金项目合作和科技交流合作协议。凭借重庆大学在镁合金技术开发和成果工程化方面优异成绩,重庆大学申报的《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评估中名列前茅,顺利获得科技部批准。


重庆市还具备良好的镁合金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基础。重庆市是我国军工业、汽车、摩托车及相关零部件生产基地,不仅产业规模大而且有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重庆的材料、冶金、加工、设计、制造的技术力量也相对较强,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同时,重庆市已经建立了重庆镁业、玛瑞丁博奥镁业、奥博有限公司等镁合金加工生产企业,在镁合金压铸、挤压、轧制、表面处理、回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是国内镁合金产业化的典范企业。此外,重庆隆鑫摩托、长安汽车等企业率先在汽车、摩托车上使用镁合金零部件,极大地带动了汽车、摩托车行业对镁合金材料的研发。


重庆市政府对镁合金产业化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在国内也走在前列。政府专门成立了“镁合金应用及产业化基地管理办公室”,首先从组织上落实,其次投入引导资金,第三在计划、政策上扶持。重庆市在镁合金产业化方面已经走出了一条了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其经验值得其他地方推广和借鉴。


6月27-30日,“2007年中国汽车摩托车用镁国际研讨会”将在重庆举办。“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将协办此次会议,并将接待来自国内外镁合金产业人士的参观访问。与会者还将参观重庆镁业、玛瑞丁博奥镁业、长安福特总装厂、隆鑫摩托总装厂,亲眼目睹重庆市企业在镁合金方面自主创新的初步成果。



咨询热线: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