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有所呼”到“政有所应”:深圳“三到位”机制破解上市公司经营难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走访上市公司、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支持深圳上市公司在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中持续平稳经营,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委金融办联合牵头开展“益企行”深圳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工作,以“带着问题出发、奔着实效落地”的务实作风,凝聚多方合力破解上市公司经营难题与发展瓶颈。
2025年以来,深圳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紧锣密鼓开展上市公司走访工作,一季度走访34家次,接近2024年全年走访次数的一半;2024年初至今累计已走访111家次,占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数量的26.18%。在“切实解决企业困难”的目标引领下,共收集上市公司困难诉求、意见建议275条次,已推动解决149条次,解决率近六成;其他事项正在持续推动解决中。
“企有所呼,政有所应”的落地见效,关键在于“认识到位”“机制到位”“责任到位”的有力支撑。
认识到位,明确走访宗旨。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上市公司服务工作,多轮次召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诉求推动座谈会,解决企业具体问题,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圳证监局制定走访方案,党委班子全面动员、全体参与带队走访。
机制到位,破解协同难题。搭建三个机制,进一步增强央地协作效能。一是搭建联合走访机制,明确深圳证监局、市委金融办、各交易所走访工作计划。二是搭建问题通报机制。深圳证监局每月形成走访月报和问题清单,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专报》形式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走访动态、问题,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三是搭建服务协同机制,将“益企行”上市公司走访与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工作协调机制相衔接,为跨部门服务优化奠定基础。
责任到位,筑牢服务闭环。深圳多个部门做到“三提前”“马上办”“持续跟”,向外传递信心,向内夯实责任。走访前做到“三提前”,即提前向拟走访公司摸排需解决问题,提前协调问题所涉及部门参与走访,提前研究问题解决方案。走访中落实“马上办”,发挥多部门联合走访优势,对企业提出的困难诉求,能现场答复解决的,全部现场答复解决。走访后保证“持续跟”,将企业诉求逐一“打标签”进行分层分类,主动跟进后续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办理结果。
以并购重组为例,多家上市公司在走访中提出希望加大并购重组政策指导、建立并购重组资源库降低信息搜寻成本等诉求。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市委金融办抓紧出台《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打造并购重组高地。同时,深圳成立深证并购基金联盟、湾区产业并购服务中心,推动设立医药和医疗器械等行业的产业并购基金,福田、宝安、龙华、龙岗各区相继筹划设立并购基金,加强对新质生产力企业并购重组的支持。深圳证监局联合市委金融办指导深圳上市公司协会等组织7场宣讲会、项目对接会,就并购重组政策要点、典型案例进行系统解读,加强上市公司与IPO撤否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项目对接。深圳证监局联合市委金融办指导深圳上市公司协会搭建并购重组项目资源库。截至2025年4月,资源库共收集到并购标的意向企业425家,其中有IPO撤否企业、拟上市公司43家,专精特新等优质科技创新企业382家。
在各方通力协作下,2025年以来,深圳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66笔,交易金额126.82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三;完成并购重组3笔,包括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麦捷科技收购安可远和金之川、中国广核收购台山第二核电,利用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近期,受关税风波等因素影响,“出海难”成为上市公司走访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针对企业反映投资出海过程中遇到的项目审核、外汇出海备案等程序性问题,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商务局等部门及时收集汇总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向企业宣传解释境外直接投资申报材料、审批周期、跨部门协作等法律规定,指导企业填报申请材料,减少申报时间。
深圳市委金融办成立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工作组,引导金融机构为广大“出海”企业“精准画像”,创新推出个体深信贷、科技初创通等专属产品。深圳证监局指导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举办8场“深企出海护航系列”活动,从财税架构搭建、跨境金融管理、出海贸易风险管理、海外业务全周期价值管理等多个方面为上市公司出海保驾护航,覆盖上市公司330家次,人员550人次。
丨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04-14
广东证监局:密集走访解企业“急难愁盼” 创新机制助推高质量发展
企业诉求在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上海证券报4月14日获悉,2024年以来,广东证监局联合广东省市政府有关部门、沪深北交易所等已累计走访广东辖区上市公司近300家,并通过创新机制打出“服务组合拳”,助力辖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企业当前最大的困难有哪些”“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在对广东辖区上市公司的大走访中,广东证监局主动作为,走进生产车间、步入研发实验室,围绕上述关键问题,将“政策面”送到了“生产线”,走访覆盖率超过6成。
据介绍,面对企业抛出的200余项“急难愁盼”的诉求,广东证监局建立诉求“统一接单”、跨部门“多方协同”、难题“分类拆解”和解决效果“回头查看”四大机制,努力实现走访“一大批”,带动“一条线”,影响“一大片”。
走访不仅是解决企业难题的重要途径,更是政策落地的助推器。广东证监局化身“行走的课堂”,把新“国九条”“1+N”等政策体系翻译成企业家听得懂的“大白话”,聚焦信息披露、内控治理、并购重组、回购增持、现金分红、市值管理等专题,既讲最新监管政策,又开展“暖企”行动,将政策送上门。
密集走访取得了实效,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掀起回购、分红“热潮”。据统计,2024年以来,广东辖区260多家次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开展回购增持上限超过400亿元;50多家次上市公司获得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总额超170亿元;370多家次上市公司2024年累计分红超1100亿元;80多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宣告分红540余亿元。
同时,随着“科八条”“并购六条”等多项政策密集出台,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广东证监局联合广东省委金融办支持有关单位发起设立“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并指导广东上市公司协会建立并购重组“标的库”,目前在库企业超过2000家。据了解,2024年以来,广东证监局已推动辖区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上百家次,金额超过600亿元,涌现一批标志性、高质量的产业并购案例。
广东证监局表示,将继续健全常态化大走访工作机制,强化协同协作,力争实现辖区上市公司走访“全覆盖”,通过精准直达服务全面推动提升辖区上市公司质量,为辖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