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党委下设1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10人。霍煤鸿骏铝电公司党委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红领·铝航”品牌构建一流党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生产经营中的引领效能,公司连续7年在内蒙古公司党建考核中位居A档,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国家首批“绿色工厂”、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荣誉。
碧空澄澈,绿草无垠,霍林郭勒这座因煤而兴、因铝而盛的边陲小城,镶嵌在草原深处。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作为重要一员,勇担央企使命,全力推动“绿电铝之城”建设。二十余载砥砺前行,公司党委带领全体员工于改革中思变、创新中寻机,以“党委领航、支部攻坚、党员冲锋”三级联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绿色转型变中寻机
作为高耗能企业,霍煤鸿骏铝电公司从2002年成立之初,就一直面临着很大的发展压力,尤其在中国“3060”目标背景下,虽然企业保持了良好的盈利势头,但是绿色转型势在必行。一边是稳盈利,一边是转型升级,一个“变与不变”的命题摆在了公司党委面前。
面对重重挑战,公司党委力排众议,果断选择了“转型升级”。为实现发展目标,公司党委从思想引领、制度保障等方面发力,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核心作用。在建章立制过程中,持续健全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机制,制定、修订党的建设、执纪监督等方面制度60多项;在权责明确中,全面厘清不同主体的权责关系,精心打造“红领·铝航”党建品牌,创新培育“铸造红细胞”“红枫党建”“多彩储运”等特色子品牌,实现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
“每次党委会都是思想的交流,大家围绕中心课题深入研讨,为的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公司党委书记刘瑞洪介绍道。公司党委坚持以“党委牵头、专业协同、支部落地”的方式统筹推动党建融入业务创价值,为绿色转型把稳方向。同时,将推动绿色转型作为检验党建成效的“试金石”,党委班子“揭榜挂帅”,累计破解129项难题、攻坚145项重点任务,带头攻坚铝电解烟气深度治理、智慧工厂建设、绿电铝示范项目建设等系列重大任务,将公司打造成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本。
战斗堡垒扛指标
为保证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首台电解槽顺利落槽,近期,老党员刘玉轩多次走进施工现场,与各施工单位确定工期进度。该项目于2024年9月开工,是国家电投集团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电力系统供需平衡,打造霍林河循环经济“煤-新能源-电-铝”联营及源网荷储直供新范式的标志性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进度,项目指挥部先后从部室、分厂调转、借调90人参加建设,2025年2月24日原电解一分厂党支部书记刘玉轩被任命为扎铝二期项目部生产准备部主任,负责投产前的准备工作。
“我要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绿色转型的攻坚动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让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早日投产达产。”刘玉轩立下“军令状”,并配合公司党委组建“确保投资专班”“前期项目先锋组”和“技术指导保障组”3个支部攻坚队,攻克槽型择变等难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正式进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
在霍煤鸿骏铝电公司,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绿色发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25年,该公司15个党支部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中扛指标、挑重担,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和党员创新工作室,组建5个党员科技联合攻关组,整合设备设施、技术、人才资源,完成阶梯电价节能降耗等16个课题,获得行业级科技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际专利授权2项。
先锋模范挑重担
党员队伍建设是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绿色转型的“动力引擎”。公司党委创新推出“源头培育、项目锤炼、全员攻坚”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聚焦“技术型专业化”目标,为人才培养按下“加速键”。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党员潘凯亮将这句箴言刻在心头、付诸行动。他深知,唯有直面压力、把握机遇,方能在挑战中开拓新局。为此,他带领团队常年驻扎生产现场,突破电解槽能效瓶颈,在国家电投集团铝电解技能竞赛中摘得个人与团队双料冠军。
在霍煤鸿骏铝电公司,党员带头攻坚的故事不胜枚举。内蒙古自治区劳模许建军,带领攻坚组不断优化铝电解“4221”精准管控技术路线,为企业控降成本约2200万元;90后党员陈崇志勇挑重担,开展电解铝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面对“卡脖子”难题,党员技术骨干们冲锋在前,累计斩获135项专利,主导制定26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用硬核成果擦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片。
从技术革新到标准引领,从个人突破到团队攻坚,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广大党员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树起绿色转型标杆,带动全员形成“支部扛旗、党员示范、全员争先”的火热局面,让红色基因在铝电产业的绿色征程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