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的活力,在于敢闯敢试。民营企业的底气,离不开政策护航。”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海外物流负责人方奕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中国民营企业的心声。
2025年以来,国际经贸环境的复杂多变与美国关税风波的变动给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国外贸企业带来挑战,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外贸经营主体活力不减,向上攀升动能更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达54.7万家,进出口同比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6成。
顶压前行需要聚力攻坚,更离不开应变求新。
作为一家深耕消费级AR领域的民营科创企业,雷鸟正是凭借自主研发的近眼显示光学设计、空间计算算法等核心技术,让带着前沿科技魅力的眼镜在全球市场上广受欢迎。今年以来,该产品在北美、欧洲、日韩等国际市场上的表现更是亮眼。
传统领域坚定生长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达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中国外贸的比重达到了57.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3个百分点,出口、进口均增长。其中,出口8.52万亿元,同比增长8.3%。
“今年以来,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点政策措施,极大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在外贸领域,克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表现可圈可点。”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二季度,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已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2万亿元,增速较全国整体高了4.4个百分点。
7月18日,在天津金派英克莱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一批搭载智能导航系统的新型电动自行车正在进行出厂调试。这批产品即将通过海运发往韩国。
“前6个月,我们的电动自行车出口货值同比增长达24%。”金派英克莱公司外贸经理曹竟然表示,由于精准契合当地青年通勤、健身及越野骑行需求,凭借智能化功能和多场景适用性,企业的‘智行’系列产品在日本和韩国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作为天津传统优势出口产业,近年来,自行车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电动自行车及电动摩托车产业快速崛起,像金派英克莱公司这样凭借创新产品赢得海外消费者青睐的企业,正是产业升级的典型缩影。
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电动自行车企业也不断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全球化业务布局。天津皓轮自行车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一员,通过长期深耕东南亚市场,皓轮的产品畅销印尼、泰国等国家。该公司外贸经理吴青龙介绍说,今年公司成功进军巴西市场,实现出口业务新突破。
高新技术产品加速出海
除了数字上可量化的成绩,民营企业发展质量也更加坚实。从海关数据中可以发现,上半年,在民营企业出口产品中,装备制造业产品占半壁江山,船舶、汽车、专用装备这些硬实力产品出口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风浪中成长壮大。”王令浚告诉记者,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前500大企业中,民营企业已占据218席位。
如今,各省市都将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列为重点,出海之风愈发强劲。以江苏省为例,其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达5985.3亿元,同比增长5.6%。
7月21日,在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内,一批货值约19万的电极箔在完成发孔、扩孔及化成等流程处理后,下产线打包即将运往马来西亚。作为全球电极箔市场占有率超7%的“隐形冠军”,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67.23%。
“电极箔是电子储能材料的关键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5G通信等领域。”公司关务负责人金文慧指着刚下线的产品介绍,“我们企业专注于技术研发,目前已拥有260余项专利,研发人员占比超20%。”
同一天,在长江对岸,苏州天孚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一排排全自动光纤熔接机设备整齐有序,机械手自动拾取光纤、熔接光纤,并精准放置在光放大器模块里的指定位置上。这批货值约40万元的光通信器件即将出口海外。
天孚光通信是业界领先的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开拓了光纤适配器和光收发组件等多条产品线齐头并进的综合布局,目前,该公司已拥有专利数高达272项。
“光电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从产品生产到出口订单交付各环节都在与时间赛跑。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为企业送来了‘及时雨’。”该企业关务朱勉介绍,现在遇到急需生产的料件可从集团下游企业快速调拨,提高生产效率。上半年,公司进出口额共计26.44亿元,同比增长101.6%。
“小巨人”勇闯“大市场”
在持续领跑外贸的同时,民营企业的创新也在推动产业加快升级。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在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8成。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2.5%。
正如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刘存勇所说,“好的产品一定能走出国门,越走越远”。上半年,该公司进出口总额已达3.31亿元,产品出口至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上电缆公司的产品涵盖从低压到高压、从普通到特种的各类电缆,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在用RCEP规则、线上申报、自助打印等便利措施的助力下,今年以来,企业已申请原产地证书22份,金额超4000万元。
持续丰富的各类“政策工具箱”也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例如,今年7月,江苏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海英荷普曼船舶设备(常熟)有限公司围绕保税研发业务模式在常熟综保区正式投产。“在保税研发模式下,进口的精密检测仪器和原材料均能享受保税政策,研发成本直降20%。另外,研发成品经检测合格后可迅速量产投入市场。”公司副总经理眭健指着实验室新到的原装设备介绍说,企业已接到下半年的外销订单2亿元,预计全年外贸出口额将增长25%。